罗洁爱儿

关于悲剧与悲剧性的一些的看法


今天上课有位同学讲到文学的悲剧性,老师补充了几点,让我觉得醍醐灌顶,忍不住就整理了一下。


首先,最近一直在思考关于同人“刀”与“糖”的说法。对我来说,我不喜欢“捅刀”这个词。我爱角色,因为爱他们才会写文,所以为什么要捅他们刀?有人说不是捅角色,是捅读者。那么,愿意读我的作品,并为之感动的都是作者的宝贝,为什么要捅读者刀?


其次,来说说悲剧性。老师说,中国传统小说是没有悲剧的,包括《红楼梦》,也不是。真正的悲剧性来源于宗教,是基督教中的自我忏悔。悲剧的形成并不是故事结局的死亡,而且读者精神上为之受到冲击,是读者被引起的强烈的忏悔意识与所体会到的牺牲意识。悲剧是宗教的力量。国外小说悲剧很多,典型如《悲惨世界》等,而中国传统小说大多是大团圆结局,很少有悲剧,因为缺少自我反省与自我忏悔的宗教背景。而五四之后,中国文学收到了西方基督教义的影响,开始有了悲剧。其最典型的是老舍的《骆驼祥子》,另外类似的作品还有巴金的《海燕》、曹禺的《雷雨》,以及后来余华的《活着》。


老师一段话令我醍醐灌顶。从前“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”这种解释总觉得太浅了,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悲剧很难写好,而写不好就有种为虐而虐的感觉。


再说到我自己写文。我承认世上有各种不美好与恶毒,但我更加倾向让我的人物在世间的洪流里保持那颗赤诚的心,珍藏住他们小小的美好,这就是潘多拉魔盒中最后的希望,这份希望是强大的,可以打败任何恶毒。这样看来,我还是受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比较深的。

评论
热度(18)

没有文笔,只会写PWP。瞎jb写,大家随缘看。关于ao3被屏文章存档看不到了的问题,请至随缘搜索用户cainroziel。

© 罗洁爱儿 | Powered by LOFTER